首頁 >> 公司資訊 >> 原創(chuàng)游記
2025年5月3日
見習記者:呂凱雪
乙巳蛇年春分時節(jié),應邀奔赴“山宗水源 大美青?!?,參加“神奇柴達木 祖國聚寶盆 山水原生態(tài) 魅力大柴旦” 旅游營銷推介暨全國百家旅行商考察踩線活動,推介會上循環(huán)播放了大柴旦宣傳片,名字正是此行最大感受——
3月21日,來自全國26個省、市、區(qū)的120位旅行商,其中就有山東省旅行社協(xié)會副會長、聊城市精品旅游促進會旅行社專委會會長、聊城市旅行社協(xié)會會長、山東聊城聊之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寶平,在西寧完成集結。次日早8時,又分乘三部大巴向青藏高原挺近。歷經(jīng)12個小時的長途跋涉,伴著柴達木盆地的落日余暉,抵達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行政委員會所在地——大柴旦鎮(zhèn)。
大柴旦的蒙古語名稱為“伊克柴達木”,其中“伊克”意為“大”,“柴達木”意為“鹽澤”或“鹽灘”。在藏語中,“柴旦”意為鹽堿沼澤地。綜上所述,“大柴旦”最準確的釋義就是“大鹽澤”。1956年,該區(qū)域因礦產(chǎn)開發(fā)而成為工業(yè)重鎮(zhèn),遂在此設立了中共大柴旦工作委員會、大柴旦行政委員會,屬海西州委、州政府派出機構,非一級政府,介于縣與鎮(zhèn)之間,實際行駛縣級行政管理權,轄區(qū)總面積約2.1萬平方公里,現(xiàn)常住人口約1.5萬。
23日上午,我們在大柴旦文化中心參加了由中共大柴旦工委、大柴旦行政委員會主辦的旅游營銷推介會。當天下午,就按計劃開始到行政區(qū)所轄各景區(qū)景點實地參觀考察踩線。
剛踏上那片廣袤又神秘的土地,就像開啟了一場與大自然的靈魂對話。那里的每一處風景都像是一首雄渾壯麗的詩篇,而大柴旦的風,就是那翻動詩篇的靈動之手。 當我們滿懷期待地來到翡翠湖景區(qū)時,仿若踏入了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世界。那由大小不等、形態(tài)迥異、深淺不一的鹽池組成的場景,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湖水的顏色有的如翡翠般碧綠,有的似夢幻般的湛藍,深淺交織,層次分明,宛如大自然精心繪制的絕美圖畫,又如“上帝”不小心打翻了調(diào)色盤。池邊的鹽灘潔白如雪,與不同色彩的湖水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面。微風拂過,湖面波光粼粼,泛起層層漣漪,讓人不禁沉醉其中,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絕妙。
導游邊安慰邊帶我們前往光影之城,探索這個“光與影交織的藝術殿堂”獨特的魅力。耀眼的陽光透過云層,灑在景區(qū)宿營地的帳篷間隙,形成了一道道獨特的光影。在這里,每一個角落都像是一幅天然的畫卷,無論是挺拔的小樹,還是充滿民族特色的建筑,都在光影的變幻中展現(xiàn)出別樣的韻味。漫步在光影之城的草地上,感受著歷史與現(xiàn)代的交融,心中充滿了無限遐想。
24日中午,我們穿越了連綿40多公里的南八仙魔鬼城。導游聲情并茂地講了一個悲壯的故事:1955年,有八位來自南方的女地質(zhì)隊員(也有人說是石油勘測隊員)在這一代搞地質(zhì)勘測時,因地磁過強羅盤失靈,加之氣候惡劣風沙肆虐而迷失方向不幸犧牲,為了紀念那八位來自南方的“仙女”,后將這一地域在原名“魔鬼城”前面加上了“南八仙”三個字。剛踏入這片土地,狂風便呼嘯著撲面而來,仿佛要將我們吞噬。這里是一片規(guī)模宏大的雅丹地貌,是大自然歷經(jīng)億萬年雕琢而成的杰作。在風的侵蝕下,土丘形成了各種奇特的形狀,有的像城堡、有的像怪獸、有的像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創(chuàng)造力。站在魔鬼城的中心,聽著風聲在耳邊呼嘯,看著周圍形態(tài)各異的雅丹地貌,仿佛置身于一個神秘的外星世界,心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敬畏。
接下來我們又沿國道315線依次游覽了烏素特水上雅丹、U 型網(wǎng)紅公路、紅崖火星景觀區(qū)、小柴旦湖等景區(qū)景點。其中,烏素特水上雅丹是截至目前全球唯一發(fā)現(xiàn)的一處湖水與雅丹地貌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種獨特而壯麗的景觀,在陽光的照耀下,湖水波光粼粼,雅丹地貌在水中的倒影如夢如幻,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U 型網(wǎng)紅公路猶如一條烏龍平臥在大地上,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拍照打卡,站在公路中線,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脈,腳下是筆直的公路,仿佛可以通往世界的盡頭;紅崖火星景觀區(qū)則充滿了神秘的科幻色彩,紅色的巖石和奇特的地貌讓人仿佛置身于火星之上,引發(fā)了人們對宇宙和未知世界的無限遐想;小柴旦湖湖水清澈見底,周圍的山巒倒映在水中,和湖邊悠閑的牦牛、羊群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讓我們完全放下心中的煩惱,盡情享受這里的寧靜與美好。
這次西北大柴旦之遠行,讓我真正領略到了大自然的雄偉神奇和無窮魅力,也讓我感受到了東方文明古國的歷史厚重和泱泱華夏神州的文化底蘊。這里的每一處風景都像是一首動人的詩篇,而大柴旦的風,就是那吟誦詩篇的美妙旋律。它吹拂著這片土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也迎接著未來的希望。我們相信,這片神奇的土地必將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探索和發(fā)現(xiàn)它的美麗——
此行路雖遠,美景卻無限,記憶藏心間,風起大柴旦。
(本文照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程傳軍,男,漢族,文革之年出生于千年古縣河南修武,自幼在農(nóng)村接受教育。先后干過道班養(yǎng)路工,紙廠制漿工、司爐工、維修工、班組長、車間負責人,當過中學民辦教師、班主任、校團支書,受邀出任過省級豫劇團后勤、高管、副團長,后又擔任過鄉(xiāng)鎮(zhèn)干部、報社記者、云臺山景區(qū)宣傳營銷主管、某中等規(guī)模灑店總經(jīng)理?,F(xiàn)從事旅游服務工作,所經(jīng)營旅行社系上市集團公司,本人是中國陽光旅游聯(lián)盟發(fā)起人、連任秘書長,博盟河南分會負責人,焦作市工商聯(lián)執(zhí)委,修武縣政協(xié)委員、旅游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愛好寫點紀實文章,偶有作品零散發(fā)表。
資料來源:百家?guī)rhttps://mp.weixin.qq.com/s/O1AbDwFGE9W0x4COfoCvNw